“合法”拨云见日驱阴影“多病杂陈”症征方可愈——杨俊耀

发布时间:2024-09-18   来源:网络   阅读:1403

“合法”拨云见日驱阴影“多病杂陈”症征方可愈——杨俊耀

在当今社会,现代人常常面临的是“多病杂陈”类的的复杂健康挑战,这些病症往往呈现为多级复合证候。面对这样的困境,杨俊耀先生采取“合法”的策略,即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并高度重视各治疗层次与项目(包括子项、单项以及多级复合项)之间的精妙穿插与协调,成为我们攻克这些顽固疾病的重要法宝。

    ①“多病杂陈”的症征(疾病),包括以往的、现在的、新生的疾病会在一个人身上的同时患存,故其病症广泛,表现为多脏腑同病,多系统异常,病症多种,症候相似,难于互相区别。

  ②“多病杂陈”之症征往往都是病机复杂,六淫相兼,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内外同病;或治疗失时,病势急变;或大虚大实,复因外感内伤夹杂变化。

  ③若是用以往的传统辨症与治疗是很难以抓住关键和统筹兼顾的,结果只是会导致成病程漫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以说,“多病杂陈”这一症征已经成为笼罩在现今人类头上的一块巨大阴影了。  

   ④ 既然“多病杂陈”,其病机必然复杂,那就不能用简单的病机术语来概括;由原发病到继发病变的过程,应要分出各个子项与多及复合证来,即经纬网式的结构层次;体质的定向演变性丶易去性丶从化性……;

   《伤寒论》将疾病演变过程中的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但结合现代疾病谱改变来看,其当时的那些学术理论也仅只是初期、肤浅的认知而已!

    ⑤中医药学它不仅从始至终都是在拥有在强调在贯穿整体与辨证这两个基本观点作指引,更是上升到了对人的身体、对人的身心、对已所患疾病又有了层次上的区分,开始不仅重视起各个子项的独立性、独特性,更是重视起由各个子项相互结合形成的多级复合证及多级复合证的整体性。 事物大都凡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中医学的证候也同样的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一是以空间因素为坐标的圈层结构层次,或也可以理解为螺旋式的结构层次;二是以时间等因素为坐标的连续式层次结构;三是各脏腑之间的证候有则近似于平面或扇形等层次结构;四是处于连接层次的各证候之间,不仅具有相邻的关系,而还有相继的关系,和所具有的相对的独立性,且各有其自有的特色,但无论如何又都离不开整体系统结构之中。

通俗点讲,即病虽在局部,但要着眼整体,人体各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正气相助,病变相关。局部病变可影响整体,整体病变也可影响局部。通俗点讲,即病虽在局部,但要着眼整体,人体各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正气相助,病变相关。局部病变可影响整体,整体病变也可影响局部。在辨证治疗诸多类疾病时,对待局部病变,尤其应注意着眼于整体,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不能只见一木不见林。防止孤立、片面地处理局部病变。从整体出发,主要以局部与整体各方面的联系上综合分析,反复推敲,从而发现病变的症结所在,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如果把辨证的思路仅局限于局部病变上,忽视整体考虑,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比如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脑梗后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何应对?此时就要考虑到脑梗后可以由于患者的气虚无以鼓动血脉而致瘀血阻滞,气虚尤以脾虚为主,脾虚无以运化水湿,痰湿阻滞,痰瘀蒙蔽清窍而出现上述症状,脾虚还可以引起“脾约证”之便溏,又还可导致气虚的虚秘的双重性病变。

    然而,长时期以来,诸多的数不清的中医人一直只知只晓只强调中医药学的整体型,而对于哪些对立且又统一性以及多级复合证在各个层次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在时间上的节点、节段、先后顺序却因跳跃式及步骤变化且成了顺序颠倒性甚或僭越性的另一个重点性却恰恰给忽视了!其实,哪些名医先贤早在古文献中陆续而提出的直中、附丽、格柜、逆传、顺传等等这些散在的学术观点,才是对中医药理论的进一步认知、补充和升华,才是我们要去认真研习的精髓所在。

  ⑥中医病因学的原始病因与继发病因,体现了病因的动态观,这种动态观是将先贤名医知微见著的高超诊疗手法和提倡“治未病”的具体升化,笔者本人始终将其理解为:一是它揭示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发生病理性改变,并产生某些病理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瘀血、结石、肿瘤,结节等等),又可能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和津液,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形成各种新的复杂证候,这种复杂证候可视多病杂陈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

  ⑦ 面对“多病杂陈”的多级复合证候时,医者在辨析复合证候尤其是在区分某些多级复合证的各个子项证候之主次时,绝不可被症状表现的明显与否所左右,因为尽管是临床十分突出的“显证”也并非是全部都是该复合证候的主流所在。反之,有时在多级复合证中起主观作用或决定作用的或即将发挥主导作用的证候,却是目前症状不明显或并不十分突出的隐证或半隐证。所以,在对多级复合证的本证辨析时,必须注意在明显的证候方面,还可能潜存着更为重要的,但因其症状目前尚不明显表现还不突出而被医者所忽略的某种潜隐性证候。

   ⑧现代社会,人们一般容易理解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重视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但却往往忽视了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科学还兼有社会人文科学的某些特征。

    比如:为什么西医在面对冠心病时也同样的只能是无法给予治愈,而充其量只能是做个维持且疗效难尽人意!?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心脏病之一。给心脏供血供氧的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顾名思义,“冠心病”就是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出现了粥样斑块,斑块使管腔变得狭窄,发展到严重时或突然发生血凝块就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由于西方的现代医药学一直都是注重且遵循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患者躯体疾病并存的心理问题本来就关注度较低,而冠心病患者合并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更加具有隐蔽性。

   正是因为西方现代医药学它只注重生物学机制和模式,未免就会以盲人摸象、碎片化式的视角去认识疾病的存在,当对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出的症征不典型时,就极易导致误诊、漏诊或者不恰当诊疗,从而只晓只会去进行各种化验、器械检查,乃至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等无意义的检查治疗,浪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仍然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痛苦,有时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其实,在中医古籍中早就在论述“胸痹心痛”“心悸”等心脏病时均有提及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也就是与中医“郁证”有相交之处。比如《内经》中所述“心主神明”,意指心不仅有统帅脏腑、形体、官窍生理活动的功能,而且具有主导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内经》“形神合一”理论既注重身体又注重心理。此外,“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等中医经典论述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意识、精神、思维主要体现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五志过极,首犯于心,扰乱气血和脏腑功能活动,导致阴阳失调,进而影响“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疾病发生发展。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临床冠心病并抑郁患者多见心络受损,因虚而滞,加之郁怒忧思、七情内伤,导致最常见的证型是肝郁气滞证。该证型患者常见胸闷喜太息,胀痛,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甚则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等症状。 据此,一些好的中医人他们往往在治疗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也非注重其心理疾病的治疗,并且收到了很满意的效果。

    ⑨而今还有绝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医的精华是辨证施治,如果只要能做到分析四诊所见,进行八纲(其实应该是二纲六目,而非八纲。因千年医著所述的八纲之谓,存在语文逻辑上的错误,故改之)辨证,就不用辨什么中医的病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辨证施治的真正含意是既要辨证,也要辨病,若仅仅辨证,则只能认识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的临证综合表现,不能认识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总的变化。一种疾病就其整体面而言,还是有其总的规律,若不认识其总的规律,只认识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规律,哪也是不够全面的。

    据此,我本人认为 “湿热”是目前诸多病症之总纲;是造成人体微循环障碍和机能性疾病尤其是多病杂陈乃至重大疾病之重要因素;即使临床有些患者没有典型的湿热症征,当对这些患者采用调补脏腑气血津液等法无明显效率时,若是改用清热利湿法,往往可以取得明显疗效,此时此阶段“湿热”可被视作为一种潜隐性的病机存在。总之,“湿热”病机在当前疾病谱所涵盖的各种病症中具有非常的普遍意义。

   寒、热、湿的“可从化”或“机转”则是湿热病机形成的原因。寒、热、湿的“可从化”或“机转”则是湿热病机形成的原因,尤其是“湿邪”的存在是最终酿成湿热之证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

   ⑩我非常的不再希望听到宣传中医药时的所谓的“简、便、廉、验”的阵阵声浪,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声音与其说是在大力宣传中医药,倒不如说是缺乏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认知中医药,而却已变成了对中医药的轻薄!尤其是在面对新的疾病谱发生变化时,所谓的(简、便、廉、验)实用性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有抱残守缺、夜郎自大之嫌!相反的而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之所以有非凡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其它医学体系所不具有的(知微见著的)能动性,(环境-形神·医学模式的)前瞻性,(原始病因与继发病因因果可互为转换的)动态观。而这些特有的医学体系的高层次的思维,才是现代医者所要了解和培养的。

 小结: “多病杂陈”是一类跨国界、全球性的疾病,攻克这类现代难病,在临床上不仅要理解体质与“证”的固有相属性,体质与“证”的潜在相关性,体质与“证”的从化相应性,同时也要明白中医病因的认识,必要时还得借助于实验、分析和微观等方法对病原体进行具体了解,建立一套“病因、病机、病理、病性四位一体”的综合认识。在临床具体的实践中,是要紧紧抓住“扶正”与“祛邪”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注重主证的同时,通过对病症的客观指标的宏观判断和微观分析,以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点,以生理结构定病位,以生理机能障碍邪气性质定病性,剖析病理,揭示其发展趋势,并对病人的心态和社会背景进行评价,充分依据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进行诊断与治疗,以多途径、多环节的“合法”调节方式使机体气足血流、气通瘀行、塞散经络畅顺,最终以调动人体巨大的自身调节与储备潜力,使人体重新获得新的动力为转归,达到邪去正复病愈之目的。